10月20日下午三时,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再次邀请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钱江老师作为主讲人。钱江老师本次讲述的主题是“新闻传播——从学习接触人、访问人开始”。本次讲座由王俊义老师主持。
我为什么经常来?
我曾在内蒙古生活十年,前六年是巴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现在回想起来简直不可想象,第一个不可想象是生活苦,我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生活了六年;第二个不可想象是吃饭苦,土豆、白菜、海带填满了我的生活。为了改变命运,我报考了研究生。
老师说,内蒙古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从江南到塞外,这段艰苦到让老师不可想象的经历不仅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也为老师今日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需要什么?
“有的同学会说,来到这里,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同学都善于表达,但其实不然,'我'就是不会表达的那个。对于写作来说,自信是第一重要的,除了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增加自信之外,获得表扬也是提高自信的重要途径。”
“这所学校,给了'我'自信,让我抛开卑微与不自信,逐渐走向自信。自信不是天生的,一次次的成功才是自信的基石。”
1971-1975,钱老师在做农牧业劳动,他在劳动之余坚持学习,逐渐培养了自信,老师还提到:“大学是美好的,不要紧张,不要怕,一定要有勇气。”
梦从哪里开始?
钱老师的人物采访就是从内蒙古师范学院开始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蒙古族小说作家玛拉沁夫。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老师的采访经历了一个半小时,之后老师抱着尝试的心态向内蒙古杂志投稿,结果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老师也被看做是研究玛拉沁夫第一人。
第二个采访对象,老师决定寻找一个“沦落”的人,于是他采访到了内蒙古监狱中的一个年轻女犯人。与上次相同,老师的文章再一次被内蒙古杂志发表。通过这两次成功的投稿,老师告诉我们,要敢于写,敢于发表,要把稿子固化到纸媒体上。
第三次,内蒙古摔跤队全国冠军董雅臣成了老师的采访对象,也正因为这一次简单的采访,他与老师收获了40年的友谊。他们离我们远吗?
接下来,钱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与尼克松总统之间的趣事。第一次与总统带有“机遇性”的握手就是因为勇气,老师坦然:“不跟他握手自己当然失去不了什么,但如果迈出第一步,勇敢面对受访者,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结局就会很不一样。”不仅如此,之后,钱老师还写了连载书《乒乓外交》,并寄给了尼克松总统。
而在谈到邓小平爷爷的时候,钱老师坦诚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老师的前三次电话已经找到了邓小平的医生、秘书和警卫,但他并没有坚持打第四通电话,说到这时,钱老师遗憾万分。
钱江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新闻人,不要惧怕高职务者,其实他们正是公众监督和历史监督的对象.
这样的隔空问答你见过吗?
钱江老师的采访对象不只有名人,还有普通人。浙江大学中国外交人物研究所所长宗道一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宗道一先生在早年放弃中文教学,转而开始访问外交人物,成为撰写外交人物的领军人物。
讲座的过程中,钱江老师还现场拨通了宗道一先生的电话,请在场同学向他提问。一名研究生问道:是什么样的机遇使您产生了采访外交人物的想法?宗道一先生在电话中侃侃而谈,强调自己并非突发奇想,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在小学时就开始记录,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才决心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可见事情的成功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